“Gmail” 网站介绍
Gmail是 Google 的免费网络邮件服务。它随附内置的 Google 搜索技术并提供15G以上的存储空间。可以永久保留重要的邮件、文件和图片,使用搜索快速、轻松地查找任何需要的内容,让这种作为对话的一部分查看邮件的全新方式更加顺理成章。
由于多种迹象表明Google公司涉及美国棱镜计划窃听事件,受此影响Google公司于2010年主动退出大陆市场,导致中国大陆地区不能使用Gmail服务。(但Gmail直到2014年才完全无法访问)
Gmail运用AJAX,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使用者界面,速度上比起传统的WebMail快上许多。如果浏览器不支援AJAX,Gmail也提供没有AJAX接口的基本接口。
遭遇攻击
2014年9月10日,俄罗斯黑客刚刚在网上公布了将近500万个Gmail邮箱及其相应的密码,但好在其中很多都是旧密码,不会对用户产生影响。泄密的Gmail邮箱及密码很有可能是通过钓鱼欺诈获得的,也有一些是因为密码较弱,或者存在其他常见问题,而并非源自谷歌服务器被入侵。
Gmail拥有超过5亿用户,即使按照500万的数字计算,受影响的用户也不超过1%。退一步讲,即便在这500万受影响的用户之中,也不必太过担心。名单上所列的很多密码已经过期,因为有些数据可以追溯到3年以前。
但安全人员还是建议用户更改密码,并启用两步验证模式,以加强账户安全性。用户可以通过一个名为“Is my email leaked?”的网站查询自己的Gmail、Yandex或Mail.ru账户是否被窃。该网站本身是安全的,如果用户仍有顾虑,还可以通过星号隐去部分信息,从而进行模糊查询。
无法访问
2014年12月25日,Gmail在中国大陆无法正常访问,导致 Gmail 的 SMTP 和 POP 端口一同“失联”,第三方客户端在非特殊情况下已无法正常获取来自 Gmail 的信息,国内邮箱服务也不再能正常向 Gmail 发送邮件。在国内的小部分个人用户尚可通过简单手段实现内容迁移,但对有国际业务的跨国企业而言,Gmail 是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。邮件系统迁移成本极高,而不稳定的邮件沟通也会对业务沟通造成明显影响。
2014年12月29日晚谷歌一名发言人表示,他们对问题进行了检查,并没有发现自己的服务端出了问题。
2014年12月29日,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,有记者提及谷歌的Gmail邮件系统从上周末开始在中国无法使用,有在华外国商人依靠Gmail进行交流,问这一状况会不会影响他们在华经营环境。外交部回应称:“中方对外国投资者在华合法经营一贯持欢迎和支持态度,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为外国企业在华开展合作提供公开、透明、公平的环境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值此之时Google公司早已结束所有在中国大陆的服务。
隐私丑闻
2018年7月3日,《华尔街日报》发表的一篇文章警告称,一些基于Gmail的第三方邮件App竟允许自己员工阅读用户的邮件。